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 正文
每日头条!新疆新型研发机构 新在哪里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      时间:2023-04-11 16:13:04

它们无级别、无经费拨款、无编制,被称为“三无”单位,但是深受企业欢迎。

它们“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还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被称为“四不像”的它们,却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疆内外专家服务一线企业的重要平台。


(相关资料图)

它们就是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时间为2022年10月,目前全疆仅4家。它们在干些什么、干得咋样?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申报论证

认定4家新型研发机构

2019年9月,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新型研发机构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

2021年12月,自治区科技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办法》,全疆各地、各相关单位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工作启动。

“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意义上的科研院所、科研机构有区别。”新疆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是4家新型研发机构之一,该公司董事长陈建伟说,科技部对新型研发机构有明确定义。它得以研发为主,功能是研究、开发、研发服务、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企业孵化;它的使命是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企业孵化、产业孵化,形成有竞争能力的规模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新”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机构形式新,可以是事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二是运行机制新,投资主体可以实行多元化,可以采取多样的成果转化形式和产业孵化形式;三是分配机制新,在薪酬制度上可以打破国有研发机构的分配机制;四是投资主体新,可以是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学术组织单独或者共同发起。

新型研发机构的申报认定受到全疆各地各单位的重视。2022年,全疆有几十家单位、企业进行申报。2022年10月,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形式审查、专家论证,4家单位被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分别是: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理工新疆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研发机构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承载了更高的社会期许。”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咨询室副主任张秋说,“对通过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进行了授牌,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内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申请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类科技项目、职称评定、建设用地、科研仪器进出口税收优惠等方面,与自治区科研院所享受同等待遇。”

“通过认定后,我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因为按政策规定,对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估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评估结果合格的,继续获得3年新型研发机构资格,否则就取消资格。评估结果在排名前30%且符合相关考核条件的,自治区将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经费奖励。”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院长盛伟说。

直面问题

高效推进课题研究

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全疆人才分布情况如何?急缺什么样的人才?

围绕自治区水利、电力、矿山、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在施工管理中如何远程管理机械车辆?

电子办公日益普及,如何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新疆新能源基地建设中,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夏季过热问题如何解决?叶片损伤检测如何改变“靠望远镜看”的困境?光伏电板故障如何及时发现?

前3类问题,新疆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第4类问题,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解决。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亟须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大量涌现,新型研发机构可谓是应运而生。

“新能源产业涉及的技术难题很多,以往企业遇到问题,一般是向总部反映或自行寻找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解决。这种模式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要投入成本,二是解决问题较慢。”盛伟说,新型研发机构在这两方面具有优势,发现问题能够立刻组织专家开展课题研究,效率很高。

“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直接面对一线服务,不需要企业花钱。”盛伟说。新疆思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无人机巡检维护“风光”电场为主业的企业,总经理寇志庆说,把问题反映给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后,研究院按政策导向,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了课题经费,“对我们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种减负。”

贴近实际需求解决技术难题,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最大特点。陈建伟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既要建好研发平台,形成自有技术,又要当好桥梁,让科研成果得到实际转化与应用。“新疆电子研究所2004年改制为企业,我们的工作核心就是如何联通产学研,对接市场搞研发,带着问题抓课题,抓好科研成果转化应用。20年来,我们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这是机制改革带来的成绩。”

“成立新型研发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传统机制的束缚,推进产学研合作,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让企业的创新需求‘走进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张秋说。

模式创新

转化成果培育人才

走进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能源动力装备与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物利用与煤化工研究所、冷链技术研究所、新疆冷冻冷藏设备设施检测中心(西北首家)、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自治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个专项机构组成了科研矩阵。

“这些中心、研究所、基地等都有课题,由我们聘请的国内各高校、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团队开展研究。”盛伟是河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援疆前是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系主任。他说,研究院在课题选择方面,紧贴哈密市乃至全疆产业发展实际,面向企业需求,筛选出了一批亟须解决的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和一些事关产业长远发展的技术难题,“按照新模式,研究院不养人,各个课题在申报获批后,都是请专家团队研究,效率高、效果好。”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我们采用新的科研模式。”大连理工新疆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晓锐介绍,该研究院成立以来,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落实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全面合作协议书》相关内容,充分发挥大连理工大学新疆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平台作用,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建立了集“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孵化器+加速器+离岸创新基地建设”等为一体的运行机制,承担完成了多个行业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与新疆企事业单位完成了200余项科技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交易成交额超3亿元。

“除了服务好企业、抓好课题和为专家团队提供良好服务,我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本地人才。”盛伟介绍,研究院紧紧抓住援疆机遇,充分发挥河南援疆的制度优势、平台优势,与河南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特别是与河南理工大学成立了联合办学基地,成为培养哈密本土本科以上人才的摇篮。

“哈密市没有本科院校和科研机构,哈密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是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新的平台,填补了人才培养空白。2022年,来自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30名学生在我们这里实现了本科毕业,今年还将有一批本科学生毕业。”盛伟说,为哈密培养人才是研究院的重点工作,今后还将与疆内外高校合作,推进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哈密和新疆培养更多人才。

“我是哈密本地培养出的第一批本科生之一,我非常自豪。”2022年在研究院本科毕业的麦尔祖克江·巴衣孜学习勤奋努力,毕业后留在研究院担任科研助理,承担一些项目服务工作,目前正在为考研做准备。他说,学成后将回到哈密,为家乡的建设贡献智慧和汗水。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